公务员遴选考试网

中央遴选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公选遴选网 > 地方遴选 > 备考资料 > 公文写作 > 【2020遴选公文写作】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

【2020遴选公文写作】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

2020-03-22 17:47:04 华图遴选考试网 http://gxg.huatu.com/ 作者:liqingjian 来源:未知

遴选考试网微信公众号:htgonglinxuan

2020年公选遴选职位库I 遴选题库

【导读】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市委、市政府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今年汕头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市后,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9月8日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审议了《汕头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近期还将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出台关于潮剧发展与改革的意见。刚才,王芸同志对我市前阶段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情况作了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的生产力和竞争力,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这是衡量改革得失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由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它既有经济的属性,又有社会的属性。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比较重视它的社会属性而忽略了它的经济属性,这就产生了一些弊端。比如,过分强调产品的思想性而忽视了艺术规律和受众心理,导致曾经一段时间我们文化作品中的英雄人物都是“高、大、全”,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结果反而降低了作品的可信度;又比如,为出精品而搞精品,导致有些文化作品虽然拿了奖,但老百姓不爱看,市场不欢迎,拿过奖就只能束之高阁。这些情况都是我们需要通过转变观念、改革体制来改变的。同时,也必须指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强调要面向市场、面向观众,讲求市场效应、经济效益,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问题。现在,有些文化作品过分地去迎合某些观众的需要,胡编乱凑,把庸俗当通俗,把肉麻当有趣。如果改革带来的是这样的效果,那就违背了改革的初衷,也亵渎了文化工作者所担负的神圣职责。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既看到作品没有市场、不吸引观众、没有经济效益,绝对不会有好的社会效益,又决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实际上,许多优秀的作品往往都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的产品。像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我们的潮剧《张春郎削发》,都是既卖座又叫好的作品,较好地体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加强管理与放开搞活的关系。改革的过程,既是一个放开搞活的过程,也是一个加强管理的过程。两者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但其实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它统一于改革的整个进程。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谈到改革就好像意味着放权让利、放开搞活,这固然没错,但改革不仅仅是一个放权让利、放开搞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加强管理、提高服务的过程。因为,通过改革,可以把政府从具体的文化行政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强化政府宏观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指导、政策调控、规划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可以提高我们的管理效能和水平,最终达到强化管理的目的。应当看到,当前在文化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娱乐场所与经营性单位,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通过改革进一步强化管理力度。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加强管理决不是要把文化生产单位管死。我们的改革就是为了通过改革文化单位和文化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激发文化生产主体的活力,以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改善我们的管理、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来促进文化的发展。所以,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既要强调放开搞活,也要强调加强管理。关键一条就是我们的文化管理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从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而不是从部门的利益、局部的利益出发,该放开的一定要放开,该管住、管好的一定要管住、管好,努力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加强管理中改进服务。

四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中心,坚持“两手抓、两加强”,一手抓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加强政府对文化公益事业的扶持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市场机制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要两者并重,不可偏废。在改革中特别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以产业化的理由把文化公益事业单位完全推向市场,撒手不管;一种是以扶持文化事业为由,逃避改革,阻挠改革。这两种态度都要不得。如何处理两者关系,关键是两点,一是区分属性,分清是否属于我们要予以重点扶持的对象。比如,对于现有的文化事业单位,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如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基层的一些文化馆站,属于承担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如潮剧和潮乐中的代表性团体、教育基地,我们要在投入上给予保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同时也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对于其他的一些文化单位和团体,我们则鼓励和推动他们转换机制、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二是着眼长远,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对于予以扶持的对象,我们不能因为财政困难而忽略了对他们的扶植和保护;对于不应由财政长期供养的对象,也不能因为他们今天的日子好过而回避改革。

三、切实把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文化体制改革,事关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和国家文化安全,事关经济强市、文化大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采取切实措施抓出实效。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级党政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负起责任,把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宣传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全市文化体制改革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督促。各区(县)要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结合各地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参与,加强协调沟通,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改革过程中涉及的国资管理、资产处置、人员分流、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等问题,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承担职责,提供政策支持,积极协调解决,共同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在改革过程中,各地、各单位要严格要求、严肃纪律,加强上下衔接,重大和敏感问题要及时请示汇报,重大改革措施和政策调整出台,要按规定程序报批。

二是抓住关键环节,解决重点难点。要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在一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要切实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实现宣传文化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市、区(县)两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后,要进一步转变政府文化管理方式,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管理能力,提高文化宏观管理水平,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在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方面,要紧紧抓住潮剧事业和电影业的改革这两个重点,妥善处理好资产处置、社会保障和人员分流安置等难点、热点问题。特别是在潮剧事业的改革中,广东潮剧院要按照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和潮剧发展与改革意见的要求,认真分析研究,积极组织实施,通过改革现行管理体制、运作方式、生产模式和激励机制,促进潮剧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在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要认真贯彻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对经营性文化领域要大胆放手,打破垄断,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 HEAD

扫码联系华图遴选老师,获取各省遴选考试备考资料,考情分析,笔试面试题!

2025年遴选考试交流群。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加入,群内免费提供海量遴选考试备考资料及历年遴选考试真题,并及时更新各类遴选考试招考信息。

  • 备考图书
更多>>

2021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笔试教材+历年真题

价格:49元
  • 官方微信

公遴选考试网官方公众号,每日发布全国最新招考信息,免费提供公遴选各类型题海量备考资料和考试干货,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手动搜索htgonglinxuan即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