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遴选政策理论】积极建设和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2)
2020-01-23 09:31:43 华图遴选考试网 http://gxg.huatu.com/ 作者:liqingjian 来源:未知
三是要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对外开放促对内改革,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国家建设步伐。出口导向型开放,发展不出自主创新经济和自主品牌;只有在对内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中,才能培育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如长三角地区在过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中,发展的是代工经济;未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建设,作为上海重要的对内开放载体,要定位于为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服务,从而成为对内开放的新高地。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进博会上表示:“我们应该坚持以开放求发展,深化交流合作,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削减贸易壁垒,推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更加完善,共同培育市场需求。”在国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背景下,提升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就是要得到更多的全球智慧和资源为我所用。全球智慧和资源主要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既是生产力中最积极主动的要素,也是跨区域移动性较弱的要素。这一特征导致了国家之间在生产率、产业结构和收入福利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如果我们可以推进全球优秀人才向中国移动,就能够快速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收入和福利上的差距。这应该成为在国内强大市场支撑下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首要政策目标之一。
四、以制度创新促进形成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要建议
促进形成大规模市场优势,除了要考虑促进生产性努力的制度因素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制度创新问题。
(一)以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促进形成大规模市场优势。中国的市场现状是理论上计算的市场规模大,但现实市场规模小。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除了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外,主要是中国的市场目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区域分割,并不是一个充分一体化的统一大市场,因而难以体现大规模市场的优越性。内在的原因,与我国地方政府长期深入地干预市场活动、保护本地市场和本地企业的行为有直接的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建设全国统一协调市场、放大市场规模效应的重要思路。只有坚决地拆除地方政府在分散竞争体制下建构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行政壁垒,逐步减少其干预经济的职能,鼓励企业充分竞争,才能在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逐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强大国内市场。未来,要“继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将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的国家战略,增强开放联动效应”。
(二)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形成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例一直较低,而且长期处于下降通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尤其是居民的消费,应该成为替代投资驱动成为新内需的主要力量。扩大消费性的内需,关键在于收入分配改革。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的不对称,是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的基础的制度原因。以中美两国为例。中美居民工资性收入占GDP的比重其实大致相当,都在50%以上。但明显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占中国GDP的比重仅有3%,远低于美国25%的比重。财产性收入的低下,使得中国居民总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因而消费在整个经济中的占比不高。扩大内需的政策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为此一是迫切需要在产权理论上承认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方面的贡献,使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实现利益均衡。二是确立建设分享经济的政策体系。不仅生产要讲效率,分配也要讲公平,现阶段尤其要以公平促效率。三是要重点建设资本市场强国,完善资本市场的财富增值功能。为此要扭转资本市场仅为企业融资的功能,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加人民的财产收入为中心改革其内在功能。
(三)以平等各类所有制企业竞争条件为重点,提高民营企业的投资愿望和投资能力。我国实体企业这些年来投资能力的不断降低,根源是各类所有制企业竞争条件不均等的情况日益严重,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了空前的困难。这一情况可以从房地产、金融业、工业的毛利率差距中看出来。政策纠偏的重点就是让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等市场主体进行平等竞争;二是在进入资产短缺时代后,要特别注重强化资产管理,把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概念,扩展到包含资产需求和资产供给的管理方面,通过加大资产供应,平抑社会对资产的旺盛需求。我国近些年投资速度降低,根本原因是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的降低。而针对民营企业的核心问题,关键还在于对内开放不足,对其限制太多。中国民营企业在实践中客观存在着“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这“三座大山”。这都是对内开放不足的主要表现。对内开放不足,影响对外开放的步伐和水平,如造就了国内市场外资与本土企业直接严重的不平等竞争态势,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能力。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从短期看是要通过政策倾斜于民营企业,并逐步淡化乃至取消按所有制和企业规模分类管理企业的老办法来实现。从中长期看,是要强化从非均衡发展转向平等竞争的基础条件。习近平主席在进博会上强调指出:“今后,中国将继续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一铿锵有力的论述,正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最好回应。
(编辑:liqingjian)
华图教育APP客户端下载
关键词阅读:遴选政策理论
- 【2020遴选政策理论】新时代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时 2020.02.26
- 【2020遴选政策理论】全球治理创新中的中国因素 2020.02.25
- 【2020遴选政策理论】从三个维度把握十九届四中 2020.02.24
- 【2020遴选政策理论】从三个维度把握十九届四中 2020.02.24
- 【2020遴选政策理论】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三 2020.02.23
- 【2020遴选政策理论】筑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 20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