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遴选三农知识】乡村振兴路上走来“新农人”(2)
2021-02-21 09:07:17 华图遴选考试网 http://gxg.huatu.com/ 作者:wangwenling 来源:未知
遴选考试网微信公众号:htgonglinxuan
济源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园艺工作站站长赵兴华认为,说他们是“新农人”,是因为他们拥有着千百年来与祖辈们不一样的生产方式、收获成果,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支蓬勃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济源通过大户种植、家庭农场等形式发展起来的“新农人”有200多人,种植面积数万亩,分布于山区和平原,致力于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新农人”的困惑
2020年岁末,寒气逼人。韩季红经营下的花石彩虹草莓园内异常火热,施工机械来往穿梭,忙碌中透着暖意。
“现在平整好土地,开春后准备再建一座现代化大棚”,韩季红扩大投资规模的信心,来自草莓园的好收成。去年冬天头茬草莓上市,价格达到60多元一斤,10个大棚种植的都是紧俏货。酒香不怕巷子深。采访时,几位市民冒着严寒前来采摘。
韩季红,大学时学的制造专业,没想到自己后来从事的竟然是农业生产。经过5年的发展,季季红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不仅每年获益10多万元,也丰富了承留镇花石村的乡村旅游内容。
新冠疫情之下,让韩季红担忧的是,今年能否还有好收成。
好消息如约而至,今年春节倡导人们在本地过年,春节前采摘销售火爆。不过,让其颇感焦虑的是,由于前段受持续寒潮影响,“往年一株草莓要开5朵花,今年却开1至2朵,产量只有往年的五分之一。”为此,韩季红常常凌晨两三点要赶到草莓园,与工人一起烧酒精提升棚内温度,一直忙到天亮。那段时间,她没少受冻。
农业比较脆弱,抗风险能力较弱。“现在申请省级科技示范户比较难,对口补助也很有限。”年届五十的韩季红认准了特色种植这个门路,期望政府部门能扶上马送一程。
“吃出小时候的味道”,是许多市民的消费情怀。杨华中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转向绿色有机肥的生产。
杨华中从事的是一种绿色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产,原料由兔粪、菜籽饼、腐熟物和10余种菌种混合发酵而成。如果不是一步步通过南京农业大学的研发技术,生产加工而成,恐怕连杨华中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也不会相信肥料里还有这么多学问。复混肥颜色深,抓一把有种细柔感觉,它可以改良土壤结构,让土地变得松软透气,并对土地缺乏的营养进行补充。
从事肥力研究的高级农艺师冯振群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土地透气就像人的呼吸,能给土地以力量,又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据他介绍,同样一袋肥料,绿色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使农作物产量可以增加1倍,“而且通过对田地肥力修补,对症下药,让人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
可是眼前对杨华中说,遇到的却是销售难题,受疫情影响,许多肥料不得不堆放在厂房内,生产的10万吨,才销售2万吨。杨华中坦言,好的肥料还是要有好的口碑。而今他们生产的肥料大多销往山西、陕西等地,济源及周边使用较少。看来推广精细化农产品,不仅仅是生产的好,更重要来自各方面的推力。
40多年没有种过地的李利萍,如今成为了济源种地大户。其承包的土地就在下冶镇圪佬圈村,丈夫从小生活的地方。
种地零基础的李利萍,原来和老公在商界打拼获得成功。“看着山上一块一块撂荒地没人种,感觉心疼又可惜”李利萍说,如果大家都不去种地,谈何乡村振兴?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经过深思熟虑,2013年,夫妻俩将目光投向了圪佬圈,这个深山里贫困村。承包的土地盘旋在山岭之间,星星点点,有六七百亩。
(编辑:wangwenling)

以上是【2021遴选三农知识】乡村振兴路上走来“新农人”(2)的所有内容,更多遴选相关信息欢迎访问公选遴选考试网,还有公选遴选职位库和遴选题库供广大考生朋友使用。

2022年华图遴选选调备考交流群。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加入,群内免费提供海量遴选考试备考资料及全国各省历年遴选考试真题,并及时更新推送全国各类遴选考试招考信息,第一时间获取招考资讯。
华图教育APP客户端下载
关键词阅读:遴选
- 【2022遴选三农知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2.07.31
- 【2022遴选三农知识】着力巩固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2022.07.30
- 【2022遴选三农知识】快递进村 2022.07.29
- 【2022遴选三农知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2022.07.28
- 【2022遴选三农知识】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 2022.07.27
- 【2022遴选三农知识】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