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遴选公文写作】利用名言点题优化
2022-04-02 13:47:00 华图遴选考试网 http://gxg.huatu.com/ 作者:wangwenling 来源:未知
遴选考试网微信公众号:htgonglinxuan
一、常用引言
1. 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2.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3.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 政之所兴在于顺民心,政之所废在于逆民心。
5.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6.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7.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8.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否。
9.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0.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二、开头示例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民生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激增,激发多样治理难题,群众需求更多元、难以满足,严重影响群众幸福生活。在互联网发展的当下,应当利用互联网思维,以信息技术为抓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回应民生需求。
分析:以上开头利用引言作为亮点,第二句转折问题深入分析,最后结合互联网与民生话题引出智慧城市建设。
三、论证示例
坚定不移走好赶考之路,需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曾国藩于《诫子书》中言:“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孟子又言:“养心莫善于寡欲”。1945年黄炎培与窑洞中问毛泽东同志:“中华民族该如何走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即“民主”。然,沧海桑田。“窑洞之问”与第二个一百年的今天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即“自我革命”。立足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没有特殊的自我利益,这是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时光倏忽,“窑洞之问”的两个答案跨越了一个政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盛的漫漫岁月。这两个答案中一脉相承的是反求诸己,敢于革命的底气。回望历史,中华民族战士无一不时刻自警自省自励,夕惕若厉,如临深渊,保持“慎独”境界,惟其如此,方可让民族火炬不灭,真正跳出“人亡政息”、“政怠宦成”的历史圆周率。
分析:以上论证第一句引出分论点,第二句利用曾国藩与孟子引言优化,点出自我革命的本质在于“慎独”,后续利用“窑洞之问”进行论证。
(编辑:wangwenling)

以上是【2022遴选公文写作】利用名言点题优化的所有内容,更多遴选相关信息欢迎访问公选遴选考试网,还有公选遴选职位库和遴选题库供广大考生朋友使用。

2025年华图遴选选调备考交流群。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加入,群内免费提供海量遴选考试备考资料及全国各省历年遴选考试真题,并及时更新推送全国各类遴选考试招考信息,第一时间获取招考资讯。
华图教育APP客户端下载
关键词阅读:遴选
- 提升语言归纳概括能力的实用技能_遴选备考经验 2023.12.29
- 切实改善公文写作能力的三个方法_遴选备考经验 2023.12.29
- 突破作文论证难关的小窍门_遴选备考经验 2023.12.28
- 如何打破公文写作类题目的难关_遴选备考经验 2023.12.28
- 有关热点人物的文章写作素材_遴选备考经验 2023.12.28
- 有效提升归纳概括能力的实用方法_遴选备考经验 2023.12.27